close

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的北歐國家,給國人的印象一直很相似,自然、乾淨、環保、科技、高度的社會福利,甚至是開放﹔但卻少有人將這些個國家各有的特質清晰地分辨開來,特別是芬蘭。

 雖然芬蘭地處北歐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,但不論是從民族遷徙的角度來考證,地形特性所發展出來的生活哲學,還是親身去體驗這個國家的人民性格,其實都不難發現,芬蘭這個北歐國家,跟她的鄰居們,真的有那麼點不太一樣。

 旅行在芬蘭,最容易讓人感受到的就是,芬蘭人有著一股西、北歐各國所少見的豪邁與熱情:開車比較猛、幽默愛開玩笑。

  芬蘭伏特加,是芬蘭最著名的酒類,酒精濃度高達百分之五十,很恰巧,俄羅斯與瑞典的專業導遊,對芬蘭人有著幾近一致的評語:酒喝太多了﹔走進芬蘭任何一家小酒館,除了吧臺和酒杯,角落裡也不難找到小賭幾把﹁黑傑克﹂的牌桌以及三兩台吃角子老虎,芬蘭人說,這在芬蘭是很習以為常的事﹔往來赫爾辛基與斯德哥爾摩之間詩麗雅航運公司(SILJA LINE)的遊輪上,小型賭場裡一半以上是小孩和婦女,激動投入的的神情,幾乎讓人以為這只是個一般的電動玩具遊樂場。

  這樣具有拉丁氣質的北歐國民,只有在芬蘭才找的到,即使是在歐洲,恐怕也只有義大利人才有如此的性格。從民族的考證上也許可以得到一些解答,歷史上記載芬蘭人是亞洲蒙古人的後裔,西元一、二世紀由烏拉山西部窩瓦河流域向外遷徙的一之游牧民族,稱為馬札兒人。在歐洲的匈牙利、愛沙尼亞等地的居民,其實祖先都是來自烏拉山路的蒙古游牧民族,其中一支從波羅地海南岸渡海來到芬蘭,就成了芬蘭最早定居的族群。這一點,芬蘭著實與北歐其他國家很不一樣。

 但歷史的開端畢竟離現在太遙遠了,現在看到的大部份芬蘭臉孔,只能從黑頭髮、較高突的矔骨這些微小的特徵上來分辨。幾千年前人們移居到這片極北之地,在這裡孕育發展出來的生活態度,也許才更引人關注。

  不知是矛盾還是一體的兩面,拉丁性格之外,芬蘭人在某些事物上表現出一絲不苟的堅忍毅力,卻也是讓人印象深刻。

  也許是北地的生活艱辛,讓芬蘭人在開朗幽默之餘,還練就養成了堅忍不拔的﹁西斯﹂精神。芬蘭北部拉普蘭省旅遊局一位主管用英文介紹芬蘭﹁西斯﹂精神時,特別強調﹁西斯﹂找不到任何一個英文翻譯辭彙,足以貼切地形容芬蘭的﹁西斯﹂精神。
 這個世紀初,芬蘭人將﹁西斯﹂精神表現在應付一連串的戰爭上。

 一九一七年脫離俄國宣佈獨立的芬蘭,隔年隨即陷入悲慘的內戰,這場為期一百天的戰爭造成了兩萬四千人的死亡﹔一九三九年末的對俄戰爭﹁冬之戰﹂,芬蘭以四百萬人口對抗兩億人口的俄國老大哥﹔二次世界大戰時,芬蘭國土再度成為納粹德軍與俄軍交戰的焦土,但芬蘭人沒有一次豎起白旗。

 今天,在芬蘭旅行,一樣能或多或少感覺到芬蘭人這股一絲不茍的﹁西斯﹂精神表現,特別是在女性身上。

 從國防、外交部長,到各行各業的管理階層,都能看到芬蘭女性幹鍊強悍的表現。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經營旅行社的蘇莉.赫塔(Soile Hurtta),正是來自芬蘭的女性,堪稱聖彼得堡最優質的旅行社,就是在這位芬蘭女性手中站了起來。殊不知,芬蘭女性是最早爭取到投票選舉權的歐洲女性,在世界上僅次於紐西蘭。

 芬蘭人最愛以三個S來形容他們的國家,Soumi(芬蘭文的芬蘭之意)、Sauna(芬蘭浴)和Sisu(西斯精神)。從機場接駁巴士開始,司機一絲不苟卻又略帶幽默的服務風格,其實就頗能嗅出什麼是今天的Finnish Style。

 二十世紀初,芬蘭還是歐洲最貧窮的地區之一,今天的芬蘭,當然不可同日而語,電子、造船、造紙、家飾設計這些產業,已是行銷全球的知名品牌。旅遊產業也是芬蘭傾力發展的重點,夏天的透明清爽,冬天的雪白承諾,是芬蘭向世人介紹自己家園的方式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avelw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