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新聞頭條不時刊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宗教衝突,不同派別的教徒們在某個名字陌生的城鎮大動干戈,造成頗為慘種的傷亡。這,是零星特例也是歷史常態。

就拿印度教聖城瓦拉納西(Varanasi)來說吧!

緊依著恆河南岸的瓦拉納西,街道巷弄裡穿梭來去的聖牛特別多,因為印度教徒這樣篤信,神聖恆河鎮日流經的「班瑞納」(瓦拉納西的舊名),是靈魂最聖潔的安息之所,即便今生無法在此終逝,也要在這裡放生一條聖牛,載著靈魂飛躍冥界之河。

聖城裡暱稱金廟的溼婆神印度廟,一千多年前至今,都是瓦拉納西祭祀溼婆神的聖殿。可是,原本的千年溼婆神殿舊址,打從回教徒進入北印度平原的年代,數度遭到回教入侵者摧毀,然後在原地基上砌起清真寺取而代之。

廟殿在歷史上輪替於印度教徒與回教徒之手,糾葛,也便如層層疊疊的廟堂石磚,早就難已分辨哪一塊屬於阿拉?哪一隅是溼婆的最愛?

雖然,現時印度教徒再次收回了聖殿舊址,極少數人卻讓和平似仍遙遠。因為,激進的印度宗教單純化組織宣稱,要拆毀異教徒強植的神殿,宇宙之神溼婆的廟堂不容異教玷污,這裡,是「完全收復名單」上的下一個目標。

所以,溼婆神的金廟只開放印度教徒進入,周邊區域禁絕攝影,內部全天候軍警荷槍戍衛。今日這座印度寺廟為基座、清真寺圓頂撐天際的歷史遺址,便孤零零地立在香火鼎盛的金廟一旁,只讓鐵絲網重重圍抱。

幾乎和聖牛一樣神聖悲憫的猴子,便成了昔日廟址的實際居民。反倒是建於一七七六年的新廟現址,用著八百公斤黃金敲成金箔覆蓋出廟樓的輝煌,荒唐對照著舊址的傾頹。

於是,溼婆神和阿拉真主,都只能被拒於聖堂之外。然而,廢棄的真神寓所,在印度還不只有這一處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avelw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